fbpx
WORK 海外職場,  職場軟實力

海外工作必備軟實力:歧視,面對的關鍵”其實在氣勢”- 顧問比爾

從中美相似點來看中美貿易戰

由於參與過許多跨國大型專案,目睹過不少“職場上的種族歧視”,當中不只包含傳統上歐美國家彌漫的西方對東方的歧視,也包含中國一步到位式的經濟强權崛起所帶動的東方對西方的歧視。有幸近距離目睹中國像火箭般速度地成長,跟很多人分享過我客觀的分析,其實中國現在上演的經濟奇跡就是30年前美國蓬勃發展的東方版本,正式進入主題前,想從中美兩國幾個關鍵相似點先做個探討:

  1. 兩個國家都有國内市場的人口紅利(美國3億vs.中國15億)作爲基礎來支撐,隨隨便便從國内市場拿下個1%的市場占有率,背後所代表的消費者基數都可以是不少歐洲單一個國家的總人口數。
  2. 兩個國家都因爲國家政策方向正確,傾全國之力掌握了當下全球最關鍵的產業趨勢(例如,美國30年前的網際網絡 vs. 中國現今的移動互聯網)。
  3. 兩個國家的人民都有種“大無畏”的格局,尤其是年輕一輩,敢想敢闖,更進一步通過與世界人才的碰撞,重新定義了商業社會裏許多劃時代的新模式(例如,美國的量販式零售 vs. 中國的綫上綫下新零售),同時這種格局是一體兩面的,它同時也讓兩個國家的人民都非常現實,重視結果勝過一切。

從這個角度來看當下的中美貿易戰,就不難理解爲什麽兩個國家之間的局面會一直僵持不下,因爲兩個國家分別代表著東西方的强權,都有輸不得的壓力,也有不想輸的毅力。 建立在上述的三個相似點,在中國工作這麽多年,這幾年有更深刻的一個觀察就是“歧視”,從前我們提到歧視總是不自覺地聯想到西方國家的“種族歧視”,事實上這也是爲什麽川普可以在2016年當選爲美國總統,因爲他許多的政策與發言都將白人至上的優越主義演繹地讓白人們拍手叫好,在美國經濟疲弱不振的時空背景下,川普的霸道幫很多白人出了一口氣;但是有種叫做“中國至上”的優越主義也逐漸形成氣候,並且在當今中國互聯網產業“極度蓬勃地”發展趨勢下快速蔓延,讓不少想要去中國取經的老外吃足了苦頭。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兩個自己親身經歷的歧視場景:

西方對東方的歧視

首先是西方對東方的歧視,還記得那個時候我們一群人針對如何將敏捷(agile)的軟體開發模式導入到專案裏進行討論,突然間荷蘭籍主管O先生的優越主義作祟,硬是要打斷討論,當著大家的面對著一位中國主管B小姐說:“it’s agile [a], not agile [e]”(簡單説,就是要表現他的英文很好,教大家agile的“a”發音是[a]不是[e]),甚至索性給B小姐上課說:“pronunciation just like apple’s “a”, please repeat after me ……….”, B小姐有點尷尬但是氣度還不錯,勉强陪了O先生念上幾句,就假裝沒事卻也感受的出來有點負氣地繼續參與討論。 幾個月後有一次我們專案裏面幾個華人閑聊講到這件事情,當中一位常年旅居舊金山的香港同事早就看不慣這種白人優越主義馬上跳出來說:“根本就是歧視,我當時本來已經準備好跳出來幫忙B小姐教訓O先生幾句……..”,他接著説:“奧地利籍的阿諾施瓦辛格的英文從來沒好過,但是他不僅是個美國好萊塢巨星,還當選美國加州州長,關鍵就在於他反而以他的口音自豪;所以面對這種歧視性的發音糾正,最重要的就是沒必要覺得尷尬,一句what’s this to do with our discussion ?!(這跟我們現在討論的内容有什麽關係?!),把整個場面的氣勢給反轉回來”,我客觀表示不能同意他更多!

還有一次整個專案的同事們聚餐,不少人都點了意大利麵,拿著湯匙與叉子自以爲很優雅的瑞典籍P先生,一邊打量著正在跟服務生索取筷子的中國同事們,一邊語帶輕藐地對著我問:“Chinese need to eat everything with chopsticks ?”,作爲從前也曾經不知道可以用湯匙來搭配叉子吃意大利麵的一員,我覺得有必要給P先生上上課,面帶微笑地回他:“yes, just like the other night you prefer to eat the Chinese ribs with fork and knife, right ? (搭配輕鬆詼諧地笑聲,試圖把場面軟化)”,估計P先生經歷過不少這種場合,他笑一笑地點點頭就假裝沒事情發生過,繼續用他雙手中的湯匙與叉子吃著他的Pasta Carbonara。

東方對西方的歧視

接著談談東方對西方的歧視,之前曾經在一個專案裏跟來自不同國家的同事們共事,每次會議都像聯合國大會一樣,三不五時地停頓好讓同聲口譯專員進行翻譯是個國際水平的默契,但偏偏總是會有中國客戶就這麽大剌剌地不顧會議秩序插話,搞得整個會議節奏失控,顧問即便跳出來提醒,但這些客戶卻一句“反正老外也不瞭解我們中國人的運作方式”,就繼續依然故我,在場的外國同事們只好開始打開電腦做自己的事情,來化解參與不了討論的窘境。

同一個專案結束前中國客戶興高采烈地安排慶功宴,偏偏最後日期就訂在美籍專案經理S先生預定飛回家的那天(S先生出差中國六個月,班機時間是爲了參加家人重要聚會所排定的),由於慶功宴會有高層長官出席,中國客戶希望S先生把班機延後,經過一番努力確定無法調整家人聚會時間,S先生只好婉拒,但特地寫了封信給客戶高層表示歉意;結果是原本預計啓動的第二階段合同,客戶硬是不打算再把S先生找回來,嘴上不説,但是大家都知道原因是什麽。S先生倒也提得起放得下,跟我説:“even so, I would still stick with my decision with no regrets”,我欣賞這種乾脆。

與不同國籍人種的交戰制勝關鍵

歧視,背後其實就是文化差異造成的隔閡,只不過產生歧視的點不盡相同,還有表現出歧視的方式不太一樣;綜合自己親身經歷與所觀察到周遭同事很有技巧的回應方式,客觀覺得面對歧視的關鍵”其實在氣勢”,換句話説,面對這種不尊重對方文化的看法與做法,重點就是把自己的格局拉高不覺得被歧視,當你不覺得被歧視,才可以游刃有餘地用四兩撥千斤的氣勢將尷尬送還給歧視的一方,這也才是在國際舞臺上與各國人交戰的制勝關鍵。

甚至很多時候對方未必是故意的歧視,但是當一個局面裏出現了相對弱勢的一方自己擧白旗認領了歧視,正常人的反應就是做好强勢一方該做的事情,把被歧視的一方“順勢”給壓下去,因爲每個人都希望當個贏家。就像那位香港同事擧阿諾施瓦辛格作爲例子,作爲一個外來者,尤其是回到80年代美國人最趾高氣昂的時代,他所受到的歧視可想而知,他或許可以很順其自然地認爲自己的奧地利口音是個天生的障礙而畫地自限,但是他反而拔高自己的格局,懂得化劣勢為優勢;後來我還特地去找了他幾篇演講來觀摩,很喜歡他的這段話:“James Cameron(魔鬼終結者導演)曾經説過“I’ll be back”之所以可以成爲經典電影臺詞,其實是因爲我的奧地利口音!”。面對歧視,關鍵其實在氣勢,與大家共勉之 !

專題人物-比爾

土生土長台灣人,從小在台灣念到MBA畢業後,一個“世界這麼大,一定要出去闖闖”的簡單念頭,讓他即便沒出國留學,卻因為工作就這麼在海外奔波了15年,更因為許多機緣巧合,得以在超過15個國際級城市(橫跨超過10個國家)裡跟世界各國的同事與客戶們共事,進而通過文化的衝擊來學習作為一個國際平台的practitioner!積年累月試錯中精進,他發現自己在跨國的商務場合裡逐漸成為意見領袖;時常被同事詢問是否從小在國外長大,隨著年紀增長,這個偽命題讓自己意識到,或許可以將自己在過去15年通過跌跌撞撞所累積的國際交戰經驗做個系統化整理與分享,幫助有需要的朋友在面對全球化銳不可當的趨勢下,也可以游刃有餘地做個國際人!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